護骨知多啲

Google+ Pinterest LinkedIn Tumblr +

隨着人口老化,骨質疏鬆症在香港的發病率是愈來愈高。發病原因通常因為患者骨頭的新陳代謝速度隨年紀增長而減慢,使骨質密度減少,骨骼結構變得脆弱。

骨質疏鬆症本身並不會引起病徵,若出現骨痛,有很大機會是由於骨折所致。

想預防或減輕骨質疏鬆,必須要有良好的飲食及生活習慣。飲食方面,要多攝取含鈣的食物,例如奶類製品、豆類製品、連殼的海鮮及深綠色的蔬菜等等。除此之外,攝取含維他命D的食物如蛋黃及添加維生素D的牛奶也能幫助鈣質吸收。骨質疏鬆症患者也應避免過量飲用酒類及含咖啡因的飲品,以減少鈣質流失。

生活習慣方面,由於曬太陽可以使皮膚製造維他命D從而促進鈣質吸收,我們建議骨質疏鬆症患者每天至少要曬15分鐘的太陽。另外,做適量的負重運動如步行、太極、慢跑健康操等等,可以增加骨質密度;一般建議每星期做兩至三次負重運動,每次最好可以有半至一小時。

日常生活中也要慎防跌倒,特別是老人家,以減低骨折的機會。例如:減少地上雜物,使用枴杖和避免服用令人暈眩的藥物等等。

分享

留言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按個讚吧!

關 閉 視 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