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: 口疮是婴儿时期常见的口腔疾患,以口颊、舌边、上腭、齿龈等处发生溃疡为特征。
口疮是婴儿时期常见的口腔疾患,以口颊、舌边、上腭、齿龈等处发生溃疡为特征。如发于口唇两侧者,称为“燕口疮”;满口糜烂、色红作痛者,称为“口糜”。口疮属口腔黏膜病毒、细菌、真菌等微生物感染所致的口腔炎症。口疮的治疗以外用药为主,一般分实火口疮和虚火口疮两种。
实火口疮起病较快,可有发热、烦躁不安;进食时啼哭,因疼痛而拒食;口气臭,流口水多;口疮颜色较红,个数较多,甚至满口糜烂等症状。治疗以清心泻脾为主。成药用导赤丹或五福化毒丹。吹药可用冰硼散。火热重者用绿袍散(去梗薄荷、荆芥穗各15克,青黛、玄明粉、硼砂各7.5克,百药煎、甘草各9克,共研细末);心火重、烦躁不安者用朱黄散;溃疡凹陷显著者用锡类散。在每次吹药前用银花甘草汤(银花10克,甘草4克,煎汤)漱洗口腔,然后再将药粉吹在患处,1天3次。
虚火口疮 口舌溃疡或糜烂,口疮稀散色淡,不甚疼痛,口流清涎,病程较长,或反复发作,精神不振,舌红苔少,脉细数。治宜滋阴降火。吹药用养阴生肌散或锡类散;或用孩儿茶研极细末,外敷。口疮久不愈,也可用生附子1个,或吴茱萸15克,焙干后研为末,用醋调和作饼,贴于一侧足心。
此外,外敷法治小儿口疮亦有效验。方如:用吴茱萸8克,胆星、细辛各2克,黄连3克,共研末,混合均匀,加陈醋适量调成糊状,涂敷于双足,用纱布包扎,12小时后除去。一般2~3次可愈。
孩子患了口疮,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。对急性热病、久病、久泻患儿,应经常检查口腔,若出现破损,应及时搽凉心散、冰硼散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