密集恐懼症慎入!東京‧豪德寺奉納招福貓竟有上千隻

京世田谷區的豪德寺,有上千隻的招福貓供奉在寺中,大大小小各種尺吋密密麻麻頗為壯觀,這裡擁有全東京數量最多的招福貓,據說一般人眼中這上千隻可愛的貓兒,對患有密集恐懼症的遊客而言,簡直就是可怕的存在。

招福貓的奉納 是信眾願望達成的感恩回饋。(東尼叔 攝)
招福貓的奉納 是信眾願望達成的感恩回饋。(東尼叔 攝)

 

窮困寺院大翻身 豪德寺成為 招き猫的起源地之一

豪德寺的前身是一間地處偏遠的窮困寺院,江戶時代彥根藩藩主「井伊直孝」某日來到附近狩獵,在寺前看到一隻貓向他招手,隨即便跟著貓兒入寺;此時突然下起大雨,井伊直孝在寺內避雨期間,和和尚相談甚歡,之後便將此寺院改為井伊家的菩提寺,窮困寺院從此大翻身,地位不可同日而語。西元1633年,寺院依井伊直孝的戒名(即法號)「久昌院殿豪德天英居士」其中的「豪德」二字,將寺院取名為豪德寺。

豪德寺供奉招福觀音的招福殿。(東尼叔 攝)
豪德寺供奉招福觀音的招福殿。(東尼叔 攝)

 

因為一隻貓,井伊直孝避開了大雨,豪德寺與之結緣而擺脫貧窮、地位攀升。於是院方在寺中建造「招貓殿」,用來供奉「招貓觀音」,傳說祂會招來福氣,於是被人們稱為「招福觀音」,而招貓殿也就稱為「招福殿」。

招福觀音與招福貓關係密切,能為信眾招來福氣。(東尼叔 攝)
招福觀音與招福貓關係密切,能為信眾招來福氣。(東尼叔 攝)

 

招福殿主要是以家内安全、商売繁盛、開運招福等相關願望的祈求為主。來此許願的人們,會在寺務所買一隻招福貓回家,待願望實現之後,再將招福貓帶回來,統一安置於招福殿西側空地處供奉。從此,豪德寺便成為傳說中的招福貓發源地之一。

招福殿西側空地的招福貓奉納所。(東尼叔 攝)
招福殿西側空地的招福貓奉納所。(東尼叔 攝)

 

豪德寺供奉的是招福貓 而非招財貓

所有舉手行招攬動作的貓玩偶,在日文中都稱為「招き猫」,民間依功能性而出現「右手招財、左手招福」的區分法;但據說,視貓兒胸前有無抱金幣的造型,才是最正統的區分法,胸抱千萬兩黃金造型的是「招財貓」,其他胸前無千萬兩黃金的都算「招福貓」。豪德寺供奉的「招き猫」,全都是舉右手的「招福貓」。

豪德寺供奉的招き猫,清一色全都是舉右手的「招福貓」。(東尼叔 攝)
豪德寺供奉的招き猫,清一色全都是舉右手的「招福貓」。(東尼叔 攝)

 

密密麻麻的招福貓 是信眾願望達成的感謝

寺務所販售的招福貓共有7種尺吋,據說信眾欲實現較大的願望,就得購買尺吋大一些的招福貓才合適。招福殿空地上滿坑滿谷、密密麻麻的招福貓,讓豪德寺招福音許願成真的靈驗傳說,得以更進一步地得到見證。

每一隻招福貓,都是招福觀音靈驗傳說的見證者。(東尼叔 攝)
每一隻招福貓,都是招福觀音靈驗傳說的見證者。(東尼叔 攝)

 

祈願者實現願望之後,將招福貓送來此地供奉,就連擺放的位置和角度,都由祈願者自行佈置,讓自己的招福貓更加出眾,更容易被辨識出來。一些長滿青苔,外觀較老舊的貓兒,來自於久遠的年代,即使風吹雨淋,也有菩薩隨身照顧。

奉納於寺中的招福貓,在風吹雨淋中都有菩薩陪同照料。(東尼叔 攝)
奉納於寺中的招福貓,在風吹雨淋中都有菩薩陪同照料。(東尼叔 攝)

 

豪德寺近年成為熱門打卡景點 長輩來參觀也能分享福氣

上千集大大小小的招福貓照片一傳到網路,立刻引起各地網美前來打卡拍照,遊客在拍照時,請注意不要踢到地上的小小招福貓,也請勿隨意移動任何招福貓的角度和位置。

前來豪德寺拍照,要小心別撞到架子上的招福貓。(東尼叔 攝)
前來豪德寺拍照,要小心別撞到架子上的招福貓。(東尼叔 攝)

 

當地的父母會帶著小孩來此看看招福貓,年長者們也會結伴來逛逛,據說在這裡可以分享一些福氣,保佑身體健康,萬事如意。

據說長輩前來參觀招福貓,可以分享福氣、保佑健康。(東尼叔 攝)
據說長輩前來參觀招福貓,可以分享福氣、保佑健康。(東尼叔 攝)

 

交通報你知:使用交通IC卡,轉乘多種大眾交通工具很方便

豪德寺位於東京的世田谷區,多種不同公司的私鐵在此縱橫交錯,欲前往豪德寺須轉乘2~3種交通工具,Tony建議遊客使用交通IC卡,就能輕鬆感應付款上下車。以下分享的交通指引是以渋谷站為出發點:

1.渋谷站 京王井之頭線→下北澤站 轉乘小田急小田原線→豪德寺站,再徒步6~8分鐘到豪德寺門口。(2種不同公司的列車)

2.同上,在抵達豪德寺站後,徒步到北側的山下站,轉乘東急世田谷線往南,於宮之坂站下車,此站距離豪德寺門口最近。(3種不同公司的列車)

位處偏遠世田谷區的豪德寺,山門看起來很簡樸。(東尼叔 攝)
位處偏遠世田谷區的豪德寺,山門看起來很簡樸。(東尼叔 攝)

 

小常識來一波:萬物皆有靈 惜物愛物尊重道別不亂丟棄

當人偶或動物雕像,不方便再擺飾家中或須要淘汰時,日本人會將之送往寺廟或神社,進行供養或火化儀式,這是源於日本「萬物皆有靈」的觀念。人們相信這些人偶或雕像,和人類相處一段時間後,會產生「靈」與「情感」,不能隨意丟棄,須給予尊重並好好道別,這是日本獨特的文化和宗教觀。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按個讚吧!

關 閉 視 窗